自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開展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兩級法院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移交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共計41案56人,最終以拒執罪判決僅9案14人,追罪率25%。
“司法改革以來,證據裁判原則已經是刑事審判中的黃金原則,在這樣的前提下,多數拒執案件都因為證據不足沒有進入法院,或者進入法院之后缺乏追罪的有力證據?!惫淘性盒淌聦徟械谝煌ネラL趙軍萬8月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最高人民法院雖然在2015年頒布了關于審理拒執犯罪的相關司法解釋,但對‘八種情形’之外的拒執犯罪如何認定,仍然沒有較為具體的規定,使得法官很難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睕茉纯h人民法院刑事法官丁世琴說,有時候,法官只能依照疑罪從無的原則,眼睜睜地看著“老賴”走出法院大門。
近日,固原中院制定實施《關于辦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13種可以認定為“隱藏、轉移”財產的行為,為審理拒執犯罪提供了方向和依據。
彭陽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喇睿說:“過去,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偵查方向基本上限于查人找物;而現在,外出旅游、高等消費、裝修房屋、子女就讀高級私立學校等行為都可以被認定為拒執犯罪,使得偵查機關搜集證據的渠道更加廣泛了?!?/p>
意見指出,對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案件、追索勞動報酬案件、返還彩禮案件3種案件不需要證據證明,視為被執行人具有執行能力。多數法官認為,這一規定是意見的一大亮點。
原州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劉志聰說:“這一規定表達了法律維護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的理念,體現出制定者對固原市情的理性考量和對刑法人文關懷的深刻理解?!?/p>
近日,劉志聰審理的一起拒執案件中,被執行人楊某侵占了申請執行人母子4人的死亡賠償金,其中3人為未成年人?!八劳鲑r償金并非對生命的補償,而是對死者家屬財產性利益的補償,因此,賠償金包括了被害人的撫養費?!眲⒅韭斦f,依據意見中索要“三費”案件不需要多余證據的條款,法院認定被執行人楊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固原中院院長張仁說,意見規范了拒執犯罪的入罪范圍,發揮刑罰手段對“老賴”的震懾作用,為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提供了有力保障。(記者 申東 通訊員 黃濤)
總獎金達百萬美元,電子競技“中國名片”助推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詳情]
人民網北京8月9日電 (朱紫陽)8月8日,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在浙江紹...[詳情]
人民網北京8月9日電 (記者 董菁)近日發布的《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2...[詳情]
2018年8月8日,作為第十二屆金鷹電視藝術節五大主體活動之一的金鷹電競體育盛典于北...[詳情]